本站讯 5月4日,高校辅导员联盟微信客户端刊发我校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辅导员黄涛老师题为《致辅导员丨高校辅导员网络育人路径探索》一文。
文中首先介绍了网络育人的基本内涵,然后具体分析了开展网络育人的原因,最后通过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内容建设以及影响力建设四个方面就实现网络育人的路径进行了例证分析。
网络育人作为“三全育人”工作的十项重要指标之一,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主阵地、学生思政工作的新场所。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始终严守网络舆论阵地,根据学生的基本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优化网络育人平台,推送优质内容实现高质量的网络育人。黄涛老师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依托现有微信公众号平台、抖音公众号推出了《材化人物》、《倾听》、《青年学生的爱党爱国之道》等旨在持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栏目,并结合全国辅导员网络培训示范班培训内容完成工作总结提炼,投稿至高校辅导员联盟微信客户端并发布。
附文章全文:
新冠疫情期间,全国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示范班的开班给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向指引,详实严谨的学习内容使辅导员的基本技能得到了质的提升,现结合培训内容及实际工作就网络育人的路径谈谈自己的心得和想法。
一、网络育人的基本内涵
自1994年开始,我国互联网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链接,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经过大批科学家二十多年的的卓绝探索与研究创新,今日中国的5G技术世界领先,奠定了中国未来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基础。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进行交流、信息传递、开展工作的重要倚赖平台,据2019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人,普及率达61.2%。8.54亿网民中学生网民占25.4%,从职业划分角度而言为规模最大。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明显可以看出学生网络使用率非常高,尤其是高校学生由于网络成为必备的学习生活工具,基本上实现全覆盖,因此网络成为高校学生思想、行为等各方面综合表现的汇聚阵地,高校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开展网络育人顺理成章。
所谓网络育人就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及网络相关技术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引导和教育,使之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后备力量。网络育人的网络专指学生使用频率高且易于产生广泛教育影响的网络平台,譬如时下流行的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抖音公众号等;而育人则是通过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推动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预期的正向变化。网络育人的本质就是把教育内容与新的育人形式有机融合,实现新时代育人理念与实践的统一。
二、开展网络育人的原因
如前所述,高校学生已成为学生网民的主流,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这是开展网络育人的工具性基础,也是时代趋势,无法避及。除此之外,开展网络育人的原因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且学生的甄别能力欠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通过网络的传播变得无处不在,庞大的信息后面由于缺乏严厉有效的监管,很多垃圾信息、有害信息甚至是诈骗信息充斥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高校学生虽然在年龄上而言已经成年,但是思想意识尚未成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严重不足,这一点可以从高校学生历年层出不穷的被骗案件中得到印证。因此,网络育人能够帮助信息甄别能力欠缺的学生屏蔽庞大的无意义信息,使之能够专心学业。
其二,网络育人具有便利、广泛、高效的优点。网络育人的便利性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可以在任何具备网络条件的任何时间、空间实现无缝交流;广泛性则指面向的受众广泛,只要建立了相应的网路通道,获取了该网络通道进入方式的所有学生均可接受教育;高效性在于省去了诸多网下所需的实物布置等耗时繁琐的工作程序,可以直奔主题。
其三、网络育人的资源极其丰富。网络传递的信息非常庞大,其间虽不乏无意义信息,但具有教育意义的素材资源亦不在少数,运用网络开展育人工作能够全面整合丰富的正向资源案例对学生开展全面无死角的教育。
三、实现网络育人的路径
综上网络育人的内涵及原因,要实现良好的网络育人成效,其路径应至少涵盖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内容建设及影响力建设。
首先,平台建设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平台建设是实现网络育人的基础,搭建合适的网络平台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辅导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日常观察、一对多谈话等方式摸清楚学生最常用的网络平台,以此作为平台建设的依据。我们通过日常观察、一对多谈话等方式发现,如今大多数学生常用的聊天工具是QQ,因此我们顺势建立了QQ群作为网络交流平台;其次学生获取日常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微信公众号,于是我们在学院原有微信公众号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加贴近学生的新栏目,传递正向信息;再就是喜欢用抖音记录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于是我们创建了学院的官方抖音公众号,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队伍建设兼顾政治素养与技术能力。平台运营靠队伍,一支优秀的网络育人队伍必然是政治与能力双过硬的,基于此我们在进行队伍组建的时候重点考察了队员的政治导向和网络技术能力水平,现有队伍内部既有老师也有学生干部,老师负责把准大方向不出错,学生干部提供技术支撑,三级审核确保队伍战斗力。当然,学生干部是需要耐心培育的,培育的过程从小处说是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从大处讲则是进行必要的队伍培育与提质。
再次,内容建设坚持正能量且贴近生活的导向。内容是呈现给教育对象的,也是保障学生受到教育的关键。对于内容的选择,我们参照的是时代主旋律和校院的学生重点工作,将两者融合起来就实现了贴近生活与正能量的统一。在内容建设的过程中,学生干部一般会给予一些基于自身角度的建议,辅导员有时候可以直接参考使用,但有时候学生的建议也过于狭隘,这个尺度需要辅导员有较强的认知能力,要注入责任和态度,甚至不定期地也应该强力推进一些学生不太关注但又极其重要的教育内容,注意方式的选择。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用学生引导学生是非常有效的。譬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教育的时候,直接让学生党员、优秀的团员录制相应的视频进行推送。
最后,影响力建设是夯稳网络育人成效的根本。影响力能够如实评判网络育人的成效,通过点击率、阅读量等指标即可反映。加强影响力建设最有效的手段是宣传,任何优质的内容都需要宣传,不能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更不能做佛系的网络育人工作者,我们在实践中通过学生干部以及老师本身的影响力对内容进行转发,增加了点击率和阅读量,通过留言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增加了活跃度,由此影响力也逐步扩大了。
总而言之,网络育人非一朝一夕之功,辅导员应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唯有久久为功,点滴尽责、事事入心,才能育成扛鼎栋梁之材!
(新闻发布 陈晓慧)